商会公众平台

商会公众平台
关闭

商会党建

党史周记1月10日—1月14日

2022-01-10


编者按


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为迎接建党100周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成都金融服务商会开设“党史周记”栏目,回眸百年党史,重温历史瞬间,集中展现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

今天,成都金融服务商会带你回望来时路,共赴新征程。




党史回眸





1月10日



1938年1月10日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冀西阜平召开。这是敌后第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会议经民主选举成立了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宋劭文为主任。它的中心区域在平绥、平汉、同蒲、正太四条铁路之间,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1946年1月10日中共代表与国民党政府代表签署停战协定,颁发于13日午夜生效的停战令。蒋介石在美国授意下,坚持在停战协定中将东北除外,以便在东北放手大打,然后再把战火烧向关内;蒋介石在下达停战令的前后,还密令国民党军队迅速“抢占战略要点”。中共代表在谈判桌上针锋相对地揭露了美蒋反动派的阴谋;人民解放军也针锋相对,寸土必争,在自卫反击中击退了“抢占战略要点”的国民党军。

1946年1月10日至31日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社会贤达的代表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通过了政府改组案、和平建国纲领案、军事问题案、国民大会案、宪法草案案等五项协议。这次会议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冲破国民党独裁统治和实行民主政治,有利于和平建国,因而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

1949年1月10日全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淮海战役,以全部歼灭杜聿明集团结束第三阶段。在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投入总兵力达80万人,人民解放军投入总兵力为60万人,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参战总兵力唯一少于国民党军的一次。在历时66天的激战中,解放军以13万人的伤亡,歼敌1个总部的前进指挥部、5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含4个半师起义),共55.5万人,其中包括国民党军自诩为“五大主力”的第五军和第十八军。至此,国民党军队的主力精锐师团丧失殆尽。人民解放军直出长江,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以及汉口已处于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在战役过程中,人民解放军得到了鲁、苏、豫、皖、冀五省人民的有力支援,服务于前线的民工达543万人。 



1月11日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20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会议。大会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对民主革命的任务作了比较完整的规定。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和11个决议案。大会选举产生由9名委员和5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

1962年1月11日-2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扩大的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会议初步总结“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强调加强民主集中制,切实贯彻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以迅速扭转国民经济困难的局面。

 1982年1月11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念。1983年6月26日,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进一步阐述了有关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六条方针。

2011年1月1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正式出版。《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校订重印。1月14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出版座谈会。



1月12日


1922年1月12日香港海员6000多人为了反抗英国资本家的压迫剥削,要求增加工资,遭到英国资本家拒绝后,在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苏兆征、林伟民等领导下,举行罢工。这次罢工坚持了56天,港英当局被迫于3月8日接受海员提出的增加工资、抚恤死难工人家属的要求,罢工取得胜利。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形成高潮。长江船员、上海邮务工人、上海日华纱厂工人、汉阳钢铁厂工人和京汉、粤汉、京奉、京绥、正太等铁路工人在各地党组织的领导和推动下,也相继举行罢工,这些罢工大多数都取得了胜利。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英勇就义。刘胡兰,1932年生,山西文水云周西村人。1946年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任村妇救会秘书、区妇救会干事。1947年1月12日,阎锡山军队突袭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出卖被捕。最后被敌人用铡刀残酷杀害。毛泽东为刘胡兰亲笔题词,赞扬她“生的伟大,死的光荣”。1947年的题词在全国解放战争中遗失。1957年1月11日,毛泽东第二次为刘胡兰烈士题词:“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1月13日


1939年1月13日中共中央批准在重庆正式成立中共中央南方局,周恩来、秦邦宪、凯丰、吴克坚、叶剑英、董必武6人为常委,周恩来为书记。南方局内部先后设立了组织部、宣传部、社会部、统一战线委员会、文化工作委员会、国际问题研究室、剑英工作组、南洋工作组、秘书处等10个机构。

1975年1月13日至17日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了三届人大提出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两步设想,即第一步,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内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大会通过了宪法,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选出了以朱德为委员长的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任命周恩来为总理、邓小平等为副总理的国务院组成人员,挫败了“四人帮”的组阁阴谋。2月1日,周恩来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第一副总理邓小平“主管外事,在周恩来总理治病疗养期间,代总理主持会议和呈批主要文件”。毛泽东圈阅了此报告。之后,邓小平实际上开始主持国务院日常工作。

1982年1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题为《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的讲话,对机构改革的性质、任务和方针原则提出重要意见。他指出: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当然,这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实现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是革命和建设的战略需要。1月19日,中共中央将邓小平的讲话印发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认真贯彻落实。随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机构改革工作逐步展开。

1993年1月13日-19日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制定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要求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2004年6月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提出,必须明确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到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



1月14日


1949年1月14日至15日东北野战军对拒绝投降的天津守敌发起总攻,以步兵、炮兵、工兵、装甲兵各兵种联合作战,经29个小时激战全歼守敌13万人,解放天津。1月16日,塘沽守敌从海上逃跑。

1956年1月14日-20日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充分肯定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宣布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提出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任务,向全国人民发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号召。毛泽东在会议最后一天讲话,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

1961年1月14日-18日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召开。会议正式通过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转入调整的轨道。毛泽东在全会及此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会后,中央领导同志相继到基层进行调查研究。



版权所有 成都金融服务业商会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3864号-1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网站地图